《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智慧化运维,提升发电量3%以上阳光智维S3以逆变器为核心,依托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接入各类光伏电站,通过现代化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排除电站潜在隐患,保证电站可靠运行;数字化全程问题闭环处理,实现智慧化运维。
事实上,从2008年签署世界港口气候宣言以来,港口成员就已经决定测量各自的碳足迹并发展出一套全球适用的奖惩制度。依靠传统火力发电提供电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并且造成大气污染。
此外,屋顶电站之占用港口客运楼原有的屋面,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提高了港口现有建筑物的综合利用效率。而吴淞可国际邮轮港的屋顶电站则是一种绿色能源供给站,它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建设周期短,也是近几年国家始终支持与推广的新能源。这次我们一共给港口铺设了7392片Solibro芯片,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年均可减少燃煤396.88吨,减排二氧化碳174.63吨,硫化物9.53吨,氮氧化合物103.19吨。据汉能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虽然港口的屋顶电站刚刚运行,但汉能薄膜太阳能分布式电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类似项目未来可期。电站完工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110.24万度。
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汉能屋顶电站,为港口的能源转型增加了新选项。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绿色港口建设略有些滞后,但节能减排是我国转型变革、加快发展的必经之路,港口岂能落伍?薄膜太阳能组件直接铺设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客运楼楼顶去年年底,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就做出了新的尝试在上下游的客运楼楼顶铺设屋顶电站。单晶、多晶双管齐下2018年一季度,多晶与单晶的价格战成为了业内的焦点。
半片组件其最大特点就是阴影遮挡对它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它适合于会受到不可避免的阴影遮挡影响的项目。晶科对多晶与单晶都有所布局,晶科在单多晶产能比率大概是4比6。比如广东地区,这部分地区的用户非常看重质量和品牌。目前一个3KW的户用电站价位在2-3万左右,这个价格对于农村自建房、别墅房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在A股,同样的企业在市值等各方面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双面组件则适用于雪地等地面反射比较强的区域。
而有的企业是按照自己的技术水平及各项能力进行评估,最终以保底的利润点来得出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至于晶科是否也要回归A股,这要从晶科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定位来看。从这些角度来看,企业报出的每一个价格都有它的合理性。所以从自身的战略规划出发,晶科目前暂时没有考虑要回归A股。
比如有的企业拿下领跑者项目只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单晶与多晶目前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格局,这有利于行业的发展。第二点就是晶科的经营模式与众不同,大部分光伏公司的户用品牌会对组件、支架、逆变器等系统各个部分进行组合配置,然后将整套的光伏系统通过经销商卖给终端用户。针对单晶与多晶的发展,钱晶表示,因为率先普及了金刚线切割工艺,单晶的成本有了大幅下降,并在近几年强势崛起;而现在多晶产业也开始运用金刚线切割,又重新拥有了成本优势,这就是年初价格战的背景。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2017年组件出货量接近10GW作为组件领域内的领军企业,晶科能源2016年的组件出货量达到6.65GW,雄踞全球第一。第一点在于用户对于光伏电站的意识已经发生了转变。
每个企业对竞标价格的确定都会从项目盈利性、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商业模式三个纬度来考量,这三个纬度是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报价策略。钱晶向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表示,晶科2017年的组件出货量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7%,接近10GW,继续领跑全球,是全球第一家出货量达到10GW门槛的企业。
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调,光伏产业该如何继续降低成本成为了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对于晶科来说,项目的盈利性将会是重点考虑的方面,在现在这一轮领跑者竞标中,晶科将根据这三个纬度的不同比重,然后得出最合理的报价方案,积极的参与领跑者。一年之内取得如此瞩目的成果,钱晶归功于两点。在这方面,晶科是业内少有的具备全球化运营能力的企业。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给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对于经销商的管理一直是晶科户用事业部的重点。钱晶认为,未来的光伏市场需要多样性的产品,所以无论是单晶产品还是多晶产品,都会在不同的场景中得到运用。
尤其是一些新农村,他们的经济能力和环保意识都比较强,相对于容量和价格,他们更关心品牌以及质量。在2018年,多晶硅、硅片、组件等过个环节都有较大的产能释放。
但是晶科目前只给经销商提供组件,系统的其他部件只提供建议和参考,由经销商自行配置,这样让户用系统配备更加灵活的同时给了经销商更大的利润空间,极大地激发了经销商的积极性。而其他的一些企业可能更加看好中国市场,想回归A股并押宝国内市场,这也无可厚非。
2016年晶科的产业版图中,国内市场占40%,这一数字在2017年下降至30%左右,与此同时其他市场占比得到上升,其中美国占到18%左右,南美占到16%左右,欧洲、日本占到8%左右,中东占到8%左右。而在组件的这一轮价格下降中,或会有一些没有技术优势的二三线企业将面临更巨大挑战。
市场火爆更需要冷静由于连续几年的爆发,2017年各大光伏企业纷纷开始扩产。从这个战略角度出发,晶科目前还挂在美股市场是有道理的。暂无回归A股计划近年来,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太阳能等业内知名的光伏企业纷纷从美股退市,使得光伏中概股私有化成为潮流。钱晶表示,晶科有一套针对经销商的监督、评估机制,能及时发现经销商存在的问题,并作合理的管制,保证终端用户的体验。
作为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之一,晶科能源有着怎样的考量?他们是否也有回归A股的计划呢?对此,钱晶表示,同行企业之所以从美股退市,主要是因为光伏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被严重低估。目前晶科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分布均匀的产业版图。
如果按照3KW一户为标准的话,晶科户用在去年安装了6-7万户家庭光伏电站。近年来,在光伏产业连年爆发的同时,降本增效也成为了行业的主旋律。
就组件产品而言,不同类型的组件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PERC单晶组件比较适合于领跑者这样有一定技术门槛要求的项目。与2016年相比,晶科更明显的进步在于全球布局更加均匀化。
行业内的这轮扩产潮将会导致上游产业链价格的下降,短时间内中游企业会稍微好过一点。另外,在户用市场取得的成绩是晶科2017的亮点,去年是晶科户用团队正式开展工作的一年,截止2017年底,晶科户用的经销商已经达到600家,出货量达到了180-200兆瓦左右。但是从长远来讲,在全球光伏市场起伏不定的情况下,晶科的全球化布局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晶科的长期规划是做一个面向全球,从全球制造到全球生产,再到全球投资的企业。
钱晶表示,企业的扩产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对于晶科来说,在行业火爆的时候,企业更需要冷静,所以晶科并没有很大的扩产计划。专家分析表示,目前逆变器、支架等配件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大,更多的降价任务还是要通过组件端价格的下降来实现,那组件端还有降价空间吗?近日,组件领军企业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OFweek太阳能光伏网采访时表示,由于技术进步,组件的效率正不断的提升,加上各大企业的扩产使得上游硅料、硅片价格下降,组件的价格虽然仍有下降空间,但空间有限,且下降速度会趋缓
半片组件其最大特点就是阴影遮挡对它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它适合于会受到不可避免的阴影遮挡影响的项目。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调,光伏产业该如何继续降低成本成为了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
如果是在A股,同样的企业在市值等各方面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从这些角度来看,企业报出的每一个价格都有它的合理性。